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产业兴,百姓富

    信息发布者:魏小钱
    2020-08-16 23:20:48   转载
    贫困户要脱贫,产业是关键。


    近年来,江西省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形成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的良好格局,产业扶贫正谱写一曲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歌。


    坚持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有效衔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日前,记者来到安远县橙皇果业基地,挂满了脐橙的橙园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迷人。“在这个园子的周围我们种了杉木做防护林,主要为了预防木虱传播黄龙病,果树周围种上大豆可以起到固氮的作用。”基地的技术总监李道亮正向前来取经的贫困户介绍预防黄龙病的技术。


    u=1013010571,160351167&fm=26&gp=0.jpg


    乡村振兴,首在产业兴旺。近年来,赣州市通过发展脐橙产业,覆盖带动2.37万户、7.14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脐橙产业已成为全国产业扶贫的“金字招牌”。


    在赣州,大棚蔬菜成为继脐橙之后,又一个产值过百亿元的新脱贫产业。2016年至今,短短4年已形成种植面积20多万亩、产值达105亿元的支柱产业,累计带动7.98万户贫困户增收,户均增收3000元。


    赣州市大力发展脐橙及蔬菜产业,只是江西省产业扶贫的生动范例之一。


    近年来,全省各地依托地域特色和农业资源禀赋,培育了赣南脐橙及大棚蔬菜、井冈蜜柚、广丰马家柚、宜春油茶、萍乡肉牛、鄱阳湖水产、九江稻鱼、宁都黄鸡、广昌白莲、分宜苎麻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乡土产业,这些产业正成为江西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87.8万户,带动贫困人口283.1万人次。


    坚持精准脱贫与生活富裕有效衔接,确保不返贫、能致富


    如何实现“扶贫对象精准”,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这是摆在脱贫攻坚路上的一道难题。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探索“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的模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精准识别、对症下药,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走上了不返贫、能致富的好路子。


    鄱阳县莲湖乡塔李村村民有制作鱼干的传统,却经常为“卖难”而发愁。改变发生在两年前,塔李村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下,引进电商销售平台,让鱼干的销售实现了逆转。贫困户毛米秀告诉记者,自从政府帮助她家搭建好电商平台之后,鱼干就再也不用愁卖了,去年政府又帮忙注册了“鄱阳湖水产”商标,她家的小鱼干还成了网红产品。去年,毛米秀仅卖鱼干就增收了3万元。


    鄱阳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建立“农副产品+电商+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全县农产品线上交易额增幅明显,从2017年的2386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4189万元,扶贫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u=3113826910,3756365495&fm=11&gp=0.jpg


    而在长征出发地——于都,该县有40多万人常年外出务工,其中30万人在沿海地区从事服装生产。为此,于都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进2200家服装企业,有效解决了当地1万多名贫困户就业,仅此一项,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近4万元。


    近年来,江西省按照“村有扶贫产业、户有增收渠道、人有一技之长”的精准扶贫发展思路,通过整合村集体资产、资源,与企业、合作社结对子等手段,不少贫困村的扶贫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同时也确保了贫困户不仅能脱贫,而且能增收。全省有3058个“十三五”贫困村通过精准脱贫,使村集体年经营收入迈上5万元大关,其中,10万元以上的有1373个;73.3万户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户均年增收3100多元。


    坚持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盛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余干县大塘乡的大明湖万亩花海,红的玫瑰、白的海棠、粉的杜鹃迎风绽放,徜徉在芬芳馥郁的花海里,令人心旷神怡。


    据项目负责人谷启浩介绍,大明湖万亩花海项目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效地助力了脱贫攻坚,目前带动周边250余户贫困户发展苗木种植等产业,吸收了55名贫困人员就业。


    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使企业越做越强的还有江西旗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原来单纯卖笋干,每公斤笋片仅售3.6元。经过精深加工,把笋做成笋粉等膳食功能食品后,身价翻了10倍,现在每公斤可以卖到36元。”旗岭食品公司负责人林大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旗岭食品公司位于“中国十大竹子之乡”的崇义县。6年前,作为公司创始人的林大椿,在经营上大胆创新,通过提升企业科技含量,扩大规模,企业年产值实现从数百万元到亿元的跨越。


    林大椿说,他在乡下收购竹笋时发现,很多农户起早摸黑到偏远的地方去挖笋,不仅辛苦且收入也低。为了改变林农效益差的窘境,林大椿推出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竹笋资源,召集有条件的农户、贫困户参与竹笋基地建设,然后将竹笋进行深加工,最后统一品牌、统一包装上市销售,价格比原来卖初级产品翻了10倍。通过发展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旗岭食品公司带动当地600余户农户、5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产业扶起来,销售旺起来,扶贫效益好起来。近年来,江西省通过抓龙头促带动,通过农产品加工、储藏、包装、运输、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培育多元化新型经营主体,激发各类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的内生动力,全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7万个,其中龙头企业240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24万个、家庭农场1812家、致富带头人2.04万名。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